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交易大厅隆重举行。科创板一声锣响,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又一历史性时刻——万众瞩目的科创板市场今日正式开市交易,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
(图片网络)
在今天的科创板开市仪式上,上海市、证监会和上交所的领导分别致辞,首批25家上市公司代表和上交所签署了上市协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共同敲锣。
25家科创板“新秀”、近150家申报企业、中国科技行业奋斗者、资本市场从业者,在今日早间等到了科创板的一声锣响。
科创板首批公司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
从科创板诞生至今,我们看到包容弹性的上市标准、高效快速的审核周期、创新灵活的激励制度,这一切让国内更多优质的高成长的、高新技术的创新企业有机会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的“试验田”。科创板的落地和注册制的试点,给这些企业带来更适合的土壤和环境,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创板政策中“差异化上市指标”、”同股不同权”、“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等具有实质突破性和包容性的条款,为广大科创企业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其中股权激励政策是众多突破中的关键一项,例如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可以将期权计划带过IPO,这对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而言减少当期出资压力并给予员工未来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使得我们在为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更加灵活。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员工持股计划,在计算公司股东人数时,可按一名股东计算,突破了200人股东的限制,以上政策的推出,符合科创板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位,而激励人数上的放宽也满足了高薪技术行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巨大需求,使高新技术企业在现金流较为紧张的发展初期可以使用股权激励的方式留住和吸引人才,将股权激励这一中长期激励机制的效用发挥至最大化。
科创板聚集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些行业往往对于高层次人才及核心技术人员有较高的依赖度。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作为激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借着科创板的春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驱动科技创新,企业与员工实现真正的利益趋同,共担风险。
科创板首批上市交易的25家企业中,不久将会有企业推出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方案,成为A股股权激励市场的新成员。
股权激励是市值增长的必要条件。此前,在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中,走出来的牛股有爱尔眼科、安科生物,而这两家均为荣正咨询所服务的上市公司,通过探索和实施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而实现企业及激励对象的双赢是其业绩快速增长的关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及近150家申报企业中,荣正也期待助力更多的牛股实现价值。
附: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上市前已激励的简要概况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